2017年于贵州省安龙县采集红托竹荪野生菌株,以此为出发菌株,以菌丝形态、生长速度、出菇产量等为指标,经多年系统选育与栽培试验,选育出子实体商品性状好、产量高的新品种2个,2021年9月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登记委员会的认定,分别定名为‘皖荪1号’和‘皖荪2号’,填补了安徽省红托竹荪品种的空白,丰富了安徽省珍稀食用菌资源。红托竹荪(Dictyophora rubrovalvata)属于真菌门(Eumycota)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腹菌纲(Gasteromycetes)鬼笔目(Phallales)鬼笔科(Phallaceae)竹荪属(Dictyophora)。红托竹荪子实体和竹荪蛋中不仅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糖、多酚、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癌、抗氧化、抗炎等功效。皖荪系列产品采用超微粉碎、微生物发酵等现代化食品加工手段,经过工艺参数优化,原辅料合理搭配,开发出皖荪系列加工产品——竹荪面、竹荪酱。研发产品是以目前红托竹荪生产加工过程中视为废料丢弃的菌托及外观受损的子实体等为原料,经推广应用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升了红托竹荪的附加值,增加了产业综合经济效益。
联系人:张磊
联系方式:0551-62861291
研发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