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羊肚菌2号’每亩产量825.4 kg,出菇整齐,密度大,商品性状优。”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食用菌新品种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转化”观摩会在宿州市埇桥区成功举办。观摩会上,专家现场测产的结果令参会人员眼前一亮。
在埇桥区天葡山庄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参会专家、种植大户,掀开大棚的帘子,看到棚内的羊肚菌密密麻麻、个个饱满挺拔,纷纷伸出大拇指:没想到果树大棚内的羊肚菌也能长这么好!
“‘皖羊肚菌2号’是由省农科院经济作物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新品种,今年我们种了50多亩,这一茬3月底前就能收完。”天葡山庄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红梅告诉记者,在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创新中心专家的科技帮扶下,合作社结合葡萄高架稀植的栽培模式,探索出了“夏果冬菌”的套种模式,解决了冬日园区土地、设施闲置和农户就业等问题,为种植户每亩增效3.2万元。“羊肚菌效益好,但对种植环境、技术要求都较高,比如它对温度特别敏感,低于4摄氏度、高于23摄氏度都不利于生长。省农科院专家不仅帮助我们种植户进行棚内温度、湿度管控,还在病害防控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孙红梅说。
近年来,省农科院积极整合食用菌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成立了安徽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高效运作,成果丰硕,拥有近30项涵盖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四新”成果。“中心建立了12个示范转化基地,与国内众多食用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食用菌生产基地构建起广泛而紧密的合作网络。”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创新中心主任张磊介绍。
在随后举行的“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省农业农村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及宿州市相关领导与专家、企业代表围绕食用菌技术提升、产业链延伸、品牌化建设及市场拓展路径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认为,此次观摩会所展示的新品种与新技术,是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创新中心科研实力的生动体现,将为区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机制,加速技术成果落地生根,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为安徽省食用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注入新的科技动能。”张磊说。
本次“食用菌新品种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转化”观摩会由省农科院食药用菌创新中心、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承办,联合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同主办,四川省金地田岭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宿州市埇桥区天葡山庄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