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2日从安徽省农科院获悉,全国农技中心日前正式发布2025年度超级稻确认品种名单,该院水稻研究所与安徽荃银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徽两优985”成功入选,成为本年度新增的13个超级稻品种之一。这是继2016年“徽两优996”获超级稻冠名后,近10年来我省自主选育的又一国家超级稻品种。
“‘徽两优985’是以骨干亲本1892S为母本,与华南稻为背景的恢复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抗逆高产水稻新品种。”省农科院水稻所水稻耐热性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负责人张德文研究员介绍,该水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皖审稻2017013),2021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稻20210223),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做一季中稻种植。
“徽两优985”自2017年示范推广以来,凭借其高产稳产特性,累计推广面积已达600万亩,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的主栽品种之一。2023年和2024年刷新大面积连片种植高产纪录,充分展现了其高产潜力。2024年10月24日,受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委托,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对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主持选育的水稻新品种“徽两优985”进行超级稻测产验收。专家组考察了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的“徽两优985”百亩示范方,根据农业农村部超级稻认定测产方法,随机选取三块代表性田块,通过机收实割测产。稻谷经称重、去除杂质、测定含水量,折算成标准水分,平均亩产843.9公斤,达到了超级稻标准,也证明了徽两优985具备高产稳产的潜力。
“徽两优985”在抗病、抗倒伏及耐极端气候方面表现突出,中抗稻瘟病、纹枯病,抗稻曲病,且对高温、低温适应性显著。2024年长江流域遭遇40余天极端高温、部分地区遭遇台风,该品种仍保持高结实率与抗倒伏性,助力农户实现灾年不减产,成为抗灾稳产的标杆品种。此外,其米质达部标3级,整精米率高,深受粮食加工企业青睐,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链附加值。
通过良种良法结合,“徽两优985”配套推广了节水避灾栽培、绿色有机生产等技术,优化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例如,来安县新安镇通过引入该品种,结合双膜覆盖旱育秧、机械化插秧等技术,显著提升了水稻产量和抗风险能力。
该品种在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灌溉需求方面表现优异,符合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其耐高温特性可适应气候变化挑战,为南方稻区稳产提供了保障。此外,通过机械化收割与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结合,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水稻新品种“徽两优985”的成功选育和推广应用,将为安徽省乃至全国适宜区域水稻生产提供强有力支撑,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