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3月24日,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和岳西县政府共同主办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及经营主体代表等齐聚一堂,面对面解疑答惑,围绕中药材种业、种植、加工、品牌建设等环节展开深度研讨,为岳西中药材全产业链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会上,专家指出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拥有茯苓、天麻等道地药材资源,生态优势显著,但存在种植标准化不足、品牌影响力弱、产业链条短等问题。中科院微生物所董彩虹研究员建议:“要通过培养农业龙头企业来引领规范产业发展壮大,同时加强市场监管。”中国林业科学院亚林所张金萍研究员则强调“要用数据说话来证明‘岳西茯苓’地理标识的优质优价,要加大品牌宣传营销、扩大知名度。”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大会教授表示,要对接种植户打造天麻科学种植示范基地。华南农业大学杜冰教授建议,针对新兴市场开发药食同源新产品,在加工方面突破新赛道等。专家们表示,未来将加强与岳西的生产经营主体合作帮扶,提供中药材技术品种等支持。
大别山区森林资源丰富,原生态保存完好,是我省重点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岳西、金寨、霍山是茯苓栽培的主产区。山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宜菌类中药材的生长。茯苓,道地药材,“十大皖药”之一,具有利尿渗湿、镇定安神、降低血糖、平心律、健脾胃等功效,“十药九苓”说明了它的配伍率极高,有药用、保健和工业原料等多种用途。
在之后召开的茯苓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参会的企业、种植户纷纷提出自己在茯苓等中药材种植方面存在的问题,专家、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从种植技术、政策管理等方面给予了一一解答。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正竹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岳西县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加强监管,充分发挥茯苓特色产业优势,在龙头企业引进或培育、项目资金引导、新产品研发上与省内外专家形成发展合力。本次中药材产业发展研讨会恰逢茯苓春季生产之际,专家及时传经送宝,将为2025年茯苓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推动我省茯苓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起到积极作用。
省农科院、省特色管理站、安庆市、岳西县有关领导,省农科院园艺所、岳西县特色农业研究所、岳西县农业农村局、卫健委、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园艺所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岳西县中药材协会、企业、种植大户参加了交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