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学研究

院经作所烟草栽培团队在烟粮融合种植模式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4-11-19 15:41   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阅读: 次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近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中科院2区top,IF=8.0)在线发表了我院经作所烟草栽培团队研究论文“Soil microbiological assessment on diversified annual cropping systems in China”,揭示了“烟-稻-绿肥”种植模式在烟田土壤保育和烟叶品质提升上的优势,能够实现烟田种养结合,为皖南烟田提供合理的烤烟种植模式,对实现烟粮双丰收、提升烟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文以安徽皖南烟区为例,调查研究了5种烟粮融合种植模式:RR(水稻连作)、T-R(烟-稻轮作)、TRA(烟-稻-紫云英轮作)、TRW(烟-稻-小麦轮作)和TRO(烟-稻-油菜轮作),利用高通量测序和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普氏分析、VIP差异分析、Kegg通路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烟粮模式下土壤根际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差异。结果表明,长期单一复种作会造成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土壤肥力下降,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产物丰度受到抑制。随着种植系统的多样化,土壤pH值、碳/氮循环酶活性、有益微生物和土壤代谢物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种植模式的多样化下,尤其是烟-稻-紫云英轮作对提高作物产量、提升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效果最显著。本研究结果为烟粮融合种植模式的养分管理和优化轮作制度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我院经作所烟草栽培团队夏浩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姜超强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20)、安徽省农科院成果转化项目(2024YL037)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4.123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