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2021年安徽省小麦早春田管技术意见

发布时间:2021-02-04 11:31   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阅读: 次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今年我省小麦大面积生产越冬苗情长势好于去年及常年同期,据省农技推广总站苗情监测数据,越冬期全省一类苗占48.7%、二类占34.7%、三类占13.3%、旺苗占3.3%;但存在冬前除草面积占比较往年偏低,部分田块出现冻害实际。立春已过,全省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返青、起身、拔节,正是加强早春田管、促进苗情转化,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针对我省小麦苗情特点,2021年早春田间管理应坚持“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因地因苗制宜,加强分类管理,促苗情转化升级,防控病虫草害,预防和补救春季冻害”技术路线,抓住农民工返乡在家和近期温度回升快的机会,及早开展春季田管。。主要田管措施:

1、化学除草。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当日均气温稳定通过6℃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及时化学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适宜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要求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2、看苗看天追肥、浇水。我省沿淮、淮北麦田大多属“雨养农业”,小麦浇水费时费工,各地要看苗看天抓住春季雨雪天气机会,趁时追肥。若早春干旱,要结合追肥,及时浇水。

(1)以促为主,抓好三类苗管理。返青始期,半冬性品种主茎不足6片叶、单株分蘖数小于3个,春性品种主茎不足5片叶、单株分蘖数小于2个,亩茎蘖数沿淮、淮北少于50万、淮河以南少于40万的属于三类苗麦田,多由于晚播或干旱浇水不及时造成。春季肥水管理应以促为主,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返青期追肥,亩施尿素5-7.5公斤,促进春季分蘖,巩固冬前分蘖,增加亩穗数;第二次在拔节中后期亩施尿素5-7.5公斤,提高穗粒数。

(2)促控结合,抓好二类苗管理。返青始期,半冬性品种主茎6-7片叶、单株分蘖数3-5个,春性品种主茎5-6片叶、单株分蘖数2-3个,亩茎蘖数沿淮、淮北大于50万、少于70万;淮河以南大于40万小于60万的属于二类苗麦田。春季肥水管理的重点是巩固冬前分蘖,适当促进春季分蘖发生,提高分蘖的成穗率。可在小麦起身期趁雨或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

(3)控促结合,抓好一类苗管理。返青始期,半冬性品种主茎7-8片叶、单株一级分蘖数4-5个,春性品种主茎6-8片叶、单株一级分蘖数3-4个,亩茎蘖数沿淮、淮北70万-90万,淮河以南60万-80万的属于壮苗麦田。应控促结合,提高分蘖成穗率,促穗大粒多。一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控制植株旺长,促进根系下扎,防止生育后期倒伏。二是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亩追尿素10-15公斤。

(4)以控为主,抓好旺苗管理。返青始期半冬性、品种主茎9片叶以上,春性品种主茎8片叶以上,沿淮、淮北亩茎蘖数达90万以上,淮河以南达80万以上之类的属于旺长麦田。此类麦田麦苗较高且瘦弱,叶片细长,主茎和低位分蘖缺位明显且穗分化进程提前,早春易发生冻害;返青以后,易造成田间郁蔽,光照不良和倒伏。春季肥水管理应以控为主。一是返青期镇压,这是控制旺苗生长,使其转化为壮苗的最有效措施。二是起身期喷施壮丰安等调节剂,缩短基部节间,防止后期倒伏。三是根据叶色和脱肥情况进行追肥。无脱肥现象的旺苗麦田,早春应镇压蹲苗,避免过多春季分蘖发生,在拔节后期至孕穗期施肥浇水,亩施尿素10-12公斤;对于有脱肥现象的麦田,起身中期适当追肥,一般亩追施尿素3-5公斤左右,防止旺苗转弱苗,待基部节间(倒1、倒2)节间定长时,再追尿素5-7.5公斤。

3、关注天气预报,预防早春冻害。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若预报大幅度降温,可在“倒春寒”来临之前及时浇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缩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防御早春冻害。冻害发生后,及时追施适量速效氮素化肥,然后浇水,或在倒春寒来临前后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冻害危害程度、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

4、清沟理墒、排水降渍。沿淮、淮河以南麦区,继续做好清沟理墒,排水降渍田管工作,做到沟沟相通、沟无积水、雨止田干。

5、防控病虫。加强纹枯病、麦蜘蛛、蚜虫等病虫监测,达标防治。密切关注条锈病和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一旦点片发生,立即全田防治。同时,提前做好以赤霉病防控为主的“一喷三防”药剂、药械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