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成果转化

安徽省甘薯涝渍灾害预防及灾后应对技术

发布时间:2022-03-29 11:17   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阅读: 次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中旬梅雨期和7、8月份主汛期,易出现大暴雨。梅雨期和主汛期衔接,降水时间长量大,低洼地块易产生涝渍灾害。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中旬正值我省春薯膨大和夏薯薯块形成重要时期,这时高温高湿,土壤水分饱和,甘薯地上部易旺长,病害发生频率增高,草害严重。为减轻不利天气对甘薯生产的影响,夺取丰收,建议各地薯农采取以下措施。

1、三沟配套,除涝降渍。整地时开挖腰沟、边沟和垄沟,做到三沟配套互通。第一次大雨时,及时清沟排水,做到雨后田间无明显积水,隔夜能降渍,

预防二次涝渍。

2、 清洁田园、预防病害。退水后及时冲刷短时受淹地块叶面泥土,清除田间杂物,摘除败叶。可在雨后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预防甘薯黑斑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3、适时中耕,增强植株长势。涝渍使甘薯地土壤板结,建议适时中耕,提高土壤通风透气。喷施芸苔素内酯提高植株抗性。

4、追肥。涝害过后土壤肥料流失、肥力下降,追施肥料,促进地上部生长。亩穴施5-8公斤速效氮肥,喷施磷酸二氢钾2~3次,补充肥力。

5、加强田间管理,控旺控草。连续阴雨天气过后,地上部呈现旺长趋势时,适时喷施烯效唑等控旺剂,间隔一周后再喷施一遍,避免地上部旺长。麦茬薯地块根据田间杂草情况,及时喷施精喹禾宁或高效氟吡甲禾灵(盖草能)等化学除草剂除草,防止雨后草荒,春薯地人工拔出零星大草。

6、加强虫害测报,及时防治,防止虫害大面积爆发。 


咨询电话:0551-65160611、0551-651498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

2022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