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服务 > 科技服务

梅雨季水产养殖防灾减灾应对措施

发布时间:2024-07-05 16:03   来源: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阅读: 次   字体:[大] [中] [小]   保护视力色:       

入梅以来,我省皖南及沿江流域突发连续强降雨,造成局部地区堤坝漫溢,水产养殖设施损毁,养殖对象逃逸,水产养殖管理难度加大。为帮助水产养殖从业人员更好地应对当前汛情,科学、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降低强降雨对水产养殖的不利影响及水生动物疫病流行风险,特组织编写本措施。

一、坚持防减并重,分类施策。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强降雨来临前提前降低养殖水位,预留蓄水空间,堤坝沿线水域养殖可根据往年汛期水位、水灾发生频次、养殖对象品种、当季规格等沿堤岸预设拦鱼设施,开挖引排水渠沟,防止漫水造成养殖对象逃逸。对于已受水灾池塘、稻虾田,洪水后要尽快排水除涝,及时检修、清整、消毒,恢复进排水、供电线路、增氧投饵、防逃等渔业生产设施。可根据水产养殖动物摄食量,或采取拉网等方式准确评估存塘密度,适时并塘,补放夏花鱼种或青虾苗,恢复渔业生产。稻虾田浸水时间短的秧苗,及时排水,每亩补施7-10千克尿素;浸水时间长,秧苗死亡,应及时移栽秧苗,可从直播密植稻田梳稀移植。水灾后,将稻田水排到环沟中,每亩用茶籽饼10千克加生石灰1.5千克,混合浸泡后,沿环沟均匀泼洒,彻底杀灭野杂鱼;利用地笼试捕种虾,检查小龙虾存量,若存虾量少,在7-9月份,适时补放规格20-40克种虾,每亩补放20-30千克。

二、注重水质管控,因水施策。

强降雨易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养殖水体引起水质浑浊,应及时使用聚合氯化铝等絮凝剂沉降悬浮颗粒,提高水体透明度和溶氧;虾蟹养殖池雨后要及时降低水位,以水草根部可见光照为宜,确保水草能够有效进行光合作用;长期阴雨天气易导致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累积,可利用雨季间歇,使用光合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连续阴雨、光照不足,池塘底部缺氧加剧,适当延长和提前开启增氧设备,晴天中午可以开动1-2小时缓解底部氧债,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三、加强病害防控,精准施策。

强降雨引起水体强对流,刺激条件致病病原繁殖复制,加之水产动物应激反应大,随着高温季节到来,极易发生细菌性败血症、寄生虫性疾病等,应加强寄生虫镜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驱杀,隔日选用戊二醛、苯扎溴铵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养殖池应定期使用氧化型底改如过硫酸氢钾等改良改底,隔日视天气情况使用芽孢杆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改善池塘水质和底部生态环境;坚持投喂新鲜优质全价配合饲料,饲料要高出地面30厘米以上架空堆放,并保持储存环境干燥,投喂要避开水温最高时,投喂量为正常投喂量的70%-80%为宜,饲料中可定期添加维生素C、免疫多糖、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以改善水产动物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若发生水生动物疫病,应尽快组织打捞病死水产品,选择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等采取生石灰消毒后深埋处理,避免败坏水质,传播病原。

四、强化应急保障,综合施策。

提前疏通进排水沟渠,排查供电线路及供电设施,检查埂、堤、坝等薄弱段,采取加高、加宽、加固等措施,检修防逃防盗等设施,网箱养殖要将网箱上沿抬高至最高水位线以上30-40厘米处。坚持勤巡塘,定期检测水质,及时发现病害,做好缺氧应急预案,检修发电设备,备足化学增氧剂以应对突发情况。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安徽省水产产业技术体系